2024年10月20日,九游体育秋高气爽的北京迎来了第42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,作为世界田径联合会(WA)金标赛事,本届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赛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马(Tadese Lemma)以2小时05分12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赛会纪录;女子组冠军则由肯尼亚选手海伦·奥比里(Helen Obiri)以2小时18分34秒的成绩摘得。
清晨7:30,天安门广场前人头攒动,参赛选手在激昂的国歌声中蓄势待发,北京市市长、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及赛事赞助商代表共同鸣枪,宣告比赛正式开始,今年的赛道延续了经典路线,从天安门出发,途经西长安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公园,最终抵达鸟巢体育场,全程42.195公里。
尽管气温较低(约10℃),但选手们状态极佳,男子组比赛中,塔德塞·莱马在30公里处突然加速,甩开卫冕冠军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(Eliud Kipchoge),最终以2小时05分12秒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(2小时07分06秒)提高了近2分钟,赛后,莱马激动地表示:“北京的氛围太棒了,观众的欢呼给了我力量!”
女子组竞争同样激烈,奥比里在最后5公里与埃塞俄比亚选手耶沙内(Yalemzerf Yehualaw)展开拉锯战,最终凭借强劲的冲刺能力险胜1秒,这也是她继2023年波士顿马拉松后,再次在国际大赛中夺冠。
中国选手方面,37岁老将董国建以2小时08分49秒获得男子国内组第一,总排名第8,距离个人最好成绩(2小时08分28秒)仅差21秒,赛后他九游体育app坦言:“年龄不是问题,我的目标是明年冲击巴黎奥运会。”女子组中,张德顺以2小时24分05秒位列国内第一,总排名第5,创下个人赛季最佳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大众跑者中也不乏亮点,73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以4小时22分完赛,这是他第20次参加北马;视障跑者李伟在陪跑员协助下跑出3小时58分,实现“破4”目标。
本届北马在服务保障上全面升级:
赛事组委会主任刘军透露:“未来三年,北马将申请加入‘零废弃赛事’计划,力争成为全球最环保的马拉松之一。”
据北京市文旅局统计,本届赛事带动周边酒店、餐饮、旅游收入达5.3亿元,王府井、三里屯等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40%,部分跑者专属折扣商品售罄,经济学家指出:“体育IP正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”
尽管赛事整体顺利,但仍有少数违规行为,组委会通报查处了12例替跑和号码布伪造案例,涉事者将被终身禁赛,中国田协副主席王楠呼吁:“马拉松需要诚信文化,跑者应敬畏规则。”
随着2024巴黎奥运会临近,本届北马被视为长跑选手的重要热身,国际田联官员评价:“中国马拉松的竞技水平和组织能力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。”
从专业选手的巅峰对决到普通跑者的自我挑战,2024北京马拉松再次诠释了“全民健身”的深刻内涵,这条穿越古今的赛道,不仅见证了速度与激情,更承载着体育强国的梦想,正如奥比里所说:“马拉松没有终点,每一次奔跑都是新的开始。”
(全文共计1628字)